close
看了幾篇文章,節錄以下幾個學步鞋購買重點......



寶寶的腳丫子和成人有何不同?
差異1:脂肪層比較肥厚

寶寶的腳掌肥肥厚厚,那是因為寶寶的腳掌脂肪層厚,腳掌的足弓尚未發育完全,無法完全吸震,所以寶寶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,重心無法像大人一般穩固。

差異2:較容易流汗
寶寶除了腳掌的脂肪層較厚之外,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較快,所以很容易就滿身大汗。


滿足孩子不同階段需求的小撇步︰

a 嬰兒時期
嬰兒時期的孩子還不會走,只要鞋子的材質柔軟舒適、透氣性佳,且具有保暖的功效即可,同時鞋子的底部應選擇較柔軟的材質,讓孩子穿起來舒適。

b 幼兒學步期
孩子剛開始學走路時,需要的鞋子就不只是柔軟、保暖!還要兼顧是否合腳,鞋子最好能完全包覆住孩子的腳以及腳踝,支撐性才夠,也不容易扭到;另外,因為孩子走起路來,搖搖擺擺不穩定,鞋底是否具有防滑的功能也是很重要的選擇鞋子因素!

c 幼童期
大約三~七歲左右,孩子的腳掌外型將逐漸變窄,並朝縱向發展,而且足弓的地方開始屈起,腳跟曲線也開始像成人腳跟的外型。此時期的孩子,多半喜歡跑跑跳跳,因此有魔鬼粘設計的黏扣帶式鞋子比較適合孩子;孩子除了可以自行穿脫外,也可避免鞋帶鬆落被絆倒的情況發生。另外,最好鞋子的材質還能具有相當的彈性,才能跟著他們的腳型略作調整。


為孩子選購舒適幼兒鞋的幾項要點:

a 舒適的腳尖活動空間:
孩子穿上第一雙小鞋即準備開始一天的活動,保有腳尖舒適的空間,大約空出0.5~1cm的空間,可使孩子步行時不壓迫腳趾。所以爸爸媽媽應帶著孩子親自試穿鞋,並先將鞋墊抽出來試,讓小朋友站在鞋墊上,腳後跟先靠齊,前緣要留有一個拇指寬度、站立時,後緣要能夠放進一個食指的空間,前緣也要摸起來有一個指頭,才能讓孩子的腳趾頭自由伸展,這是鞋帶綁好或黏好之前的方法。但要注意的是,爸爸媽媽可千萬不要貪圖方便,刻意選大一號的鞋子,這樣一來受苦的可是孩子的小腳。因為過大的鞋子,會讓孩子走起路來更吃力,也更容易跌倒。

b 鞋底材質設計
童鞋的材質必須為柔軟具有彈性的,才能使孩子走路時隨著地面的顛簸程度做適當彎曲調整,以確保在行進中的安全。因為孩子的腳丫容易流汗,因此選購時,最好選擇透氣、吸濕性佳的材質為主。可千萬別認為童鞋一定要以軟底的為主,這可是不對的觀念喔!一雙良好的童鞋,鞋底應以外層較硬、耐磨且富彈性者為佳,並應注意是否有防滑的功能,具防滑功能的鞋底能有效防止剛學走路的孩子,在步行中滑倒;而內層則應具有柔軟且可以吸收濕氣的功能,鞋墊則以符合孩子的腳型為主。鞋子的材質應選擇堅固一點,特別是後腳跟,這有助於腳的穩定度,但亦應避免硬度過高,而造成孩子的不適。

c 鞋子內部的材質設計︰
孩子活動的期間,足部與鞋內材質摩擦次數相當地多,因此,防後移的腳跟設計、加厚腳跟及內側拱型的設計,也是考量的重點之一,以便防止孩子於行進中足部後移,造成足部的不適及傷害。加強支撐的腳後跟設計,是為了幫助孩子的腳踝長得筆直並防止後腳跟搖晃,需要適度的硬度來有效支撐孩子足部。而具保護功能的腳背設計可使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,在高腳背設計之下,保護孩子柔軟的足踝,之後採用彎曲的腳背設計,方便孩子行走跑跳。

BB的成長很快,寶寶的腳丫生長速度約每年1.5~2公分,平均每三個月到六個月就得換一雙鞋,一雙適合孩子所穿的童鞋,對未來孩子的腳型有相當大的影響,應依據孩子腳丫的大小、形狀,以及鞋子的功能及舒適度購買適合孩子的童鞋;另外是否吸汗、透氣,以及剪裁是否服貼、磨腳與否等,都是爸媽為小寶貝選購鞋子時所應注意的唷!

此外,若希望孩子將來有個漂亮的腳型,在3歲前即應避免讓孩子穿露趾涼鞋,如果擔心孩子腳部悶熱,只須選擇鞋底透氣的款式即可;穿包鞋,不僅可以完全保護孩子幼嫩的小腳,也可以將腳趾頭包覆完全,讓孩子以後有個漂亮、渾圓的腳型。 


選購學步鞋的幾項錯誤:

錯誤一:鞋幫、鞋面越軟越好
由於兒童骨骼、關節、韌帶正處於發育時期,平衡穩定能力不強,鞋後幫如果太柔軟,腳在鞋中得不到相應的支撐,會使腳左右搖擺,容易引起踝關節及韌帶的損傷,還可能養成不良的走路姿勢。因此,童鞋的後幫應硬挺、包腳,以減少腳在鞋內的活動空間。童鞋的鞋面(尤其是頭部)如果太軟,會難以抵抗硬物對腳趾的衝撞,加上寶寶走路有用腳踢東西玩的習慣,過軟的鞋面既不結實,又不安全。不過,腳背處的鞋面還是要柔軟些,以利於腳部的彎折。

錯誤二:鞋底的彎曲度越大越好
童鞋鞋底要有適當的厚度和軟硬度,但過軟的鞋底不能支撐腳掌,易使寶寶產生疲勞感。其實,鞋的舒適感除了來自合適的軟硬度外,還取決於的鞋底的彎折部位,很多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的中部,即腳的腰窩處,這樣容易傷害寶寶比較嬌弱的足弓。科學的彎折部位應位於腳前掌的跖趾關節處,這樣才與行走時腳的彎折部位相符。

錯誤三:厚底鞋舒適防震
在行走時,鞋隨著腳部的運動需不斷地彎曲,鞋底越厚,彎曲就越費力,尤其對於愛跑愛跳的寶寶來說,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腳的疲勞,並進而影響到膝關節及腰部的健康。另外,厚底鞋為了表現曲線美,往往加大後跟的高度,這會令整個腳部前衝,破壞腳的受力平衡,長期如此會影響寶寶腳部的關節結構,甚至導致脊椎生理曲線變形,嚴重者將使大腦、心臟、腹腔的正常發育受到影響。因此,兒童鞋適宜的鞋底厚度應為5 mm至10 mm,鞋跟高度應在6 mm至15 mm之間。

錯誤四:有弓型鞋墊的鞋保健舒適
許多童鞋在鞋墊的腳心部位裝有一塊凸起的軟墊,媽媽們一般認為它能托起足弓,令寶寶感覺舒適,並具有保健作用。其實,這種鞋比較適合成人穿著,對於兒童來說,它卻縮小了足弓的伸展空間,使正處於發育期的足弓肌肉得不到必要的鍛煉,長此以往可能會令寶寶變成扁平足。
 

鞋子不合腳 讓寶寶愈走愈挫折
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鍾佩珍表示,零~三歲期間是寶寶足部腳骨和形狀的發育時期。寶寶約一歲時開始學步,當寶寶的腳丫還沒發育完全,穿著合適的學步鞋能幫助寶寶穩固重心,保護寶寶脆弱的腳踝。鞋面太軟的學步鞋,支撐力不足,連帶的足部保護力也會下降。當寶寶穿著不合適的鞋子行走時,腳趾頭無法完全伸展,腳掌無法確實貼地,鞋子在無法有效率的吸震下,久而久之,便容易造成寶寶的腳趾變形彎曲、拇指外翻等情形。時間一久,因為寶寶一直無法順利學步行走,一再的挫折也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h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